君最近刷到个挺有意思的冷知识,说我国有个湖,小到只有15平方米,连卫星图里都很难找着,一开始还琢磨着是不是网友编的段子,毕竟"湖"这个词,在我们印象里怎么也得是能看到一片水、能绕着走两步的样子吧?
结果去查了《中国湖泊志》,嘿,还真有这么个湖,它叫本溪湖,就在辽宁本溪市,是正经被收录进权威的"我国最小湖泊",这事一下子就勾起了君的兴趣,想好好跟大伙唠唠这个"迷你湖"的门道。
先说说这15平方米到底有多小吧,可能光说数字大伙没概念。我们就拿日常生活里的东西比一比,普通家庭的卧室,一般也就15到20平方米,这本溪湖就差不多是一个小卧室一半的大小,或者说,跟两个学生用的课桌拼起来的面积差不多。
你想想,平时我们在小区里看到的那种景观小水洼,说不定都比它大,可人家就是能叫"湖",这可不是随便给的名分,是有讲究的。
有人可能会问,这么小的水体,凭啥叫湖不叫池塘?这里君得跟大伙科普下,湖和池塘可不是随便叫的,有明确区别的。一般来说,池塘大多是人工挖的,要么就是面积特别小、没有稳定水源补给的;
但湖不一样,得是自然形成的,有稳定的水源,而且在地理上有明确的界定。本溪湖就符合这些条件,它不是人工挖的,是在半山腰的溶洞里,由地下水常年汇聚形成的,不管旱季雨季,水面都能保持稳定,不会轻易干了。
而且从清朝的时候开始,它就被正式命名了,后来还被写进《中国湖泊志》,所以它是正儿八经的"湖",不是随便叫的小水洼。
再说说为啥卫星图里很难发现它,这就得提它的位置了。本溪湖不在露天的地方,它藏在本溪市溪湖区大堡山的一个溶洞里,这个溶洞叫"本溪湖洞",洞口不大,也就够两三个人并排走进去。
溶洞外面全是树,夏天的时候树叶长得密,把洞口遮得严严实实的,卫星镜头拍下来,看到的都是一片绿色的植被,哪能那么容易找到一个小洞口?
就算把卫星图放大,能看到山的轮廓、山下的街道和房子,可溶洞在半山腰,周围还有岩石,跟周围的环境颜色差不多,湖面又在溶洞里面,没有露天水面那种明显的反光,卫星自然就很难捕捉到它的痕迹。
君特意打开手机上的卫星地图搜了下"本溪湖公园"本溪湖所在的地方,放大了好几倍,能看到公园的小路、亭子,还有旁边的居民楼,可找了半天也没看着"湖"的影子。后来还是查了当地的旅游攻略,才知道得找到那个溶洞的入口,顺着入口进去才能看到湖。
你说这要是没人指认,谁能想到那半山腰的小洞口里,就藏着我国最小的湖呢?
我们再聊聊这本溪湖的历史,它可不是近几年才被发现的,早在清朝的时候就有名了。当地的文史记载,清朝同治年间,就有人发现了这个溶洞里的小湖,当时给它起的名字叫"杯犀湖",为啥叫这个名?
因为那时候溶洞里的水面形状,像个用犀牛角做的小杯子,特别精巧。后来可能是因为口音的问题,"杯犀湖"慢慢就传成了"本溪湖",再后来,连旁边的城市都跟着改了名,原来这地方叫"本溪县",因为这个湖的名气越来越大,1939年的时候就改成了"本溪湖市",新中国成立后又简称"本溪市",你看,一个15平方米的小湖,居然还影响了一座城市的名字,这分量可不轻。
现在去本溪湖公园,还能看到溶洞洞口上方的题字,是清朝光绪年间一位叫"铁保"的官员写的"本溪湖"三个大字,字体挺苍劲的,旁边还有一些文人墨客留下的石刻,都是以前来这里游玩的人题的诗,能看出来那时候这小湖就挺受欢迎的。
君还看到民国的时候,本溪湖旁边还建了不少亭台楼阁,成了当地的一处名胜时候来这里打卡的人就不少,跟现在大伙去网红景点打卡似的,只不过那时候没有手机拍照,都是用毛笔写游记留念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,这么小的湖,有啥看头?但君觉得,它的价值还真不在大小上。我们先说说它的地理意义,本溪湖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产物,啥是喀斯特地貌?
简单说就是当地的岩石主要是石灰岩,雨水和地下水长期冲刷、溶解岩石,就形成了溶洞、石笋这些景观,本溪湖就是溶洞里的地下水汇聚形成的。说明啥?
说明本溪一带的地质结构里石灰岩多,地下水也丰富,从这个小湖里就能看出当地的水文和地质特点,对于研究喀斯特地貌来说,它也是个挺有价值的样本。
而且君发现,现在很多地方都喜欢抢"最大"的名头,比如最大的广场、最大的摩天轮、最大的人工湖,好像觉得只有"大"才有面子,才有吸引力。可本溪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,靠"最小"闯出了名气,这反而成了它的独特之处。
你想,全国那么多湖,能让人记住的除了西湖、太湖、洞庭湖这些有名的大湖,像本溪湖这种"最小的湖",反而因为特别,让人一听就有印象,心里会琢磨"这么小的湖到底长啥样",然后就想去看看,这不就是一种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嘛?
声明: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,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和虚构情节,请注意甄别。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,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,仅传播正能量。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,但信息可能会更新,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。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,请大家理性阅读。
顺阳网-炒股配资服务网-杠杆炒股-实盘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