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5年6月18日于上海拉开帷幕的中国国际金融展上,一个核心议题贯穿始终:当金融行业迈入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存量竞争时代,机构应如何盘活并重估自身的核心资产,以构筑新的护城河?这不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关乎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命题。
在此背景下,华为擎云的深度参与,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。其展出的新一代华为擎云 C5将于近期上市,平板搭载HarmonyOS、系统内核安全等级达到CC EAL 6+。除了商用平板新品外,华为擎云还展示了擎云智慧金融解决方案,通过多场景化方案,旨在对金融机构核心资产进行“数字化再造”。这标志着其角色定位,正从技术供应商,向着驱动行业深层变革的“能力合伙人”演进。
空间再造:从“交易中心”到“体验中心”
物理网点,曾是金融机构最核心的资产,但在数字化冲击下,一度被视为“沉重”的负担。华为擎云的思路并非摒弃,而是通过技术进行彻底的价值重塑。
“擎云智慧金融-鸿蒙智慧网点”与“擎云智慧金融-金融柜面解决方案”的组合,其核心目标是将传统网点从一个标准化的“交易中心”,再造成一个高价值的“体验中心”。
在这里,以华为擎云商用平板为核心,连接起网点内的智慧屏与金融机器人等设备,创造出一种与客户“肩并肩”的全新服务模式。物理空间不再是业务的束缚,而是营造差异化、高品质客户关系的“场域”。这不仅提升了坪效,更是将线下资产转化为了品牌体验的关键触点。
人力再造:从“流程执行者”到“价值创造者”
与网点同样需要“再造”的,是金融机构庞大的人力资产。如何将员工从重复性的流程工作中解放出来,使其成为真正的“价值创造者”?
华为擎云的解决方案矩阵为此提供了系统性的工具支持,“擎云智慧金融-无纸化会议”通过全流程安全可控的会议管理,提升了内部决策的效率与质量。
“擎云智慧金融-移动展业”则打破了物理束缚,让客户经理手持一台高度集成化的设备,就能将银行的核心服务能力带到任何有客户的地方,真正打通了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而“擎云智慧金融-工作手机”更是针对营销场景,搭载专属AI大模型,赋能从拓客到转化的全链路,将每一位员工武装成一个具备数据洞察力的“超级个体”。
这一系列组合拳的本质,是将人力资源从“成本中心”转化为驱动业务增长的“利润中心”。
逻辑重构:构筑一体化的“数字生产力”
如果说对空间和人力的再造是“点”上的突破,那么华为擎云的最终目标,则是将这些点串联起来,实现金融机构整体业务逻辑的“面”上重构。
这正是其价值主张的核心:“擎云智慧金融解决方案”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,而是利用数字技术,对金融机构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进行系统性重塑。
在这种被重构的逻辑下,一个被“人力再造”赋能的客户经理,可以利用一个被“空间再造”升级的智慧网点,为客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敏捷、个性化服务。前端获取的客户洞察,可以通过安全的数字通路,高效反馈至后台,驱动产品创新与风险控制的优化。
这条贯穿前、中、后台的价值链得以被打通,形成了一套全新的、高效的“数字生产力”体系。而华为擎云提供的,正是构筑这套体系所必需的、安全可靠的数字基座和贯穿始终的“华为擎云商用服务”,后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专业服务网络,确保了整个体系的稳定与持续进化。
结语:
综合来看,华为擎云在本次金融展上所呈现的,是对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度思考。它洞察到,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,不再仅仅是牌照或规模,而是将现有资产转化为新型服务能力的速度与效率。通过提供一套完整的“资产再造”工具与逻辑,华为擎云正在助力金融机构完成这一关键跃迁,为行业的高质量、差异化发展,注入了极具想象力的动能。
顺阳网-炒股配资服务网-杠杆炒股-实盘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